“對話企業家·代表委員建言獻策”系列
楊國強委員:加快研發應用智能建造產品技術 推動建筑業數字化轉型
編者按:今年是“十四五”開局、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經濟社會發展將如何在規劃中細化成可一步步實現的具體施工圖,受到各界關注。今年兩會,來自企業和產業前沿的代表委員紛紛圍繞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等主題踴躍建言。3月4日起,人民網推出“對話企業家·代表委員建言獻策”系列。
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碧桂園董事會主席楊國強。受訪者供圖
“要突破建筑行業大而不優的瓶頸,解決生產效率低下、建筑質量參差不齊、‘招工難’‘用工荒’等難題,行業生產方式的變革勢在必行!苯眨谑龑萌珖䥇f委員、碧桂園董事會主席楊國強在接受人民網《對話企業家》欄目采訪時表示,建筑機器人及智能施工設備的研發應用將承擔破題的重任。
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代表高質量發展方向
近期,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辦公廳同意上海等4地的7個項目開展智能建造試點工作,希望能以數字化、智能化升級為動力,創新突破相關核心技術,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設各環節應用,提升工程質量安全、效益和品質,盡快探索出一套可復制可推廣的智能建造發展模式和實施經驗。
這也是楊國強進軍建筑機器人行業的初衷。他在提案中表示,建筑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2019年我國全社會建筑業實現增加值70904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16%,有力支撐了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但目前我國建筑業大而不優,落后的施工手段及施工方式制約了行業效率及建筑質量提升,無法從根本上解決施工安全問題,行業‘招工難’‘用工荒’現象也在不斷加劇。”楊國強說。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代表了建筑業高質量發展方向。楊國強建議,通過將建造過程與物聯網、人工智能、云計算及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結合,運用建筑機器人、智能施工設備、建筑信息模型(BIM)、智能工程管理系統等產品技術,可以實現勘察、規劃與設計、生產、施工、監管與驗收、運維與管理等建筑工程項目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從而有效提高建造過程的安全性以及建筑的經濟性、可靠性,也在建筑科技上走在世界的前列。
農業走科技化、智能化發展道路成為大勢所趨
跟建筑業相似,中國的農業也面臨著“誰來種地”“怎么種好地”的難題。今年楊國強提交了兩份與農業相關的提案,就提升農產品全產業鏈水平和科技水平給出了建議。
他認為,隨著機器人、物聯網、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被不斷應用到農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農業走科技化、智能化的發展道路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加快布局“無人農場”應用場景,廣泛應用農牧機器人新技術,全面提升農業產業鏈自動化水平將成為占據全球農業未來發展制高點的重要手段。
據了解,自成立以來,碧桂園農業便致力于打造平臺型農業,覆蓋產業鏈上中下游,現已拓展海外大農業、研發服務、智慧種業、現代農業產業園、社區生鮮門店等板塊。楊國強表示,在公司機器人業務穩步發展的前提下,“無人農場”的設想也并非不可實現。
“對話企業家·代表委員建言獻策”系列報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