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佳平
編者按:今年是“十四五”開局、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經濟社會發展將如何在規劃中細化成可一步步實現的具體施工圖,受到各界關注。今年兩會,來自企業和產業前沿的代表委員紛紛圍繞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綠色發展等主題踴躍建言。3月4日起,人民網推出“對話企業家·代表委員建言獻策”系列。
正值全國兩會期間,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做客人民網《對話企業家》欄目。作為來自高科技制造企業的代表,楊元慶今年向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提交了多項建議,涉及供應鏈金融、IT基礎設施、碳達峰和碳中和、職業教育等多個方面。
談及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楊元慶表示,自己對“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 ,“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加快數字化發展,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轉型”等內容印象深刻,相信我國經濟一定會持續展現出強大潛能和光明前景。
發展供應鏈金融促進產業轉型升級
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供應鏈金融工作,圍繞供應鏈金融發展問題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楊元慶認為,在全球化秩序重塑的歷史時點上,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增強供應鏈產業鏈安全成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抓手。
在楊元慶看來,供應鏈金融通過科技手段,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進行關聯和捆綁,實現資金流、信息流和物流等的融合和優化,幫助企業實現協同生產,提高運轉速度,提升供需匹配效率,降低成本,能夠幫助企業解決發展資金難題,推動企業穩定發展。
為進一步加快行業發展,楊元慶建議,進一步加大對供應鏈金融的支持力度;完善供應鏈金融貿易信用保險機制,建立多層次的保險市場;推動供應鏈金融領域應用金融科技,提高效率并防范風險;鼓勵設立供應鏈金融領域基金,支持供應鏈核心企業為上下游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助力企業解決融資及風險等問題。
“新IT”全要素協同發力
楊元慶提出,身處大數據爆炸式增長的時代,我們只有通過“新IT”全要素協同發力,才能將數據更好地轉化成生產資料,產生價值,成為賦能高質量發展的抓手。
他介紹,所謂“新IT”,不是傳統的Information Technology(信息技術),而是Intelligent Transformation(智能變革),就是基于“端(智能物聯網終端)-邊(邊緣計算)-云(云計算)-網(5G)-智(行業智能)”技術架構,賦能各行各業、實現智能化變革所需要的技術、服務與解決方案。
“我建議,在‘十四五’時期,應當通過‘新IT’賦能實體經濟,實現各行各業的智能化變革。”他認為,這樣不僅能夠推動“中國制造”加速邁向“中國智造”,實現產業的提質增效,而且能夠讓各行各業以更高質量的供給來促進消費、創造新需求,暢通國內大循環。
引導企業建立低碳發展路徑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到,“落實2030年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降低13.5%、18%”等碳達峰、碳中和相關內容。
對此,楊元慶建議,“制定企業的低碳發展戰略和碳中和路線圖,將助力企業創新技術研發、綠色工藝應用等工作的全面設定和穩步開展!
在工業減碳方面,楊元慶認為,通過終端產品和信息通訊行業碳中和路線的推進,可以引導和帶動整個產業鏈,甚至上游原材料供應商的綠色改造和可持續發展。
因此,他認為一是應該完善綠色低碳法規標準制定;二是鼓勵企業制定長期低碳發展戰略和碳中和路線圖;三是利用大數據信息平臺,推動行業企業綠色數據核查與評價;四是加強源頭治理,帶動供應鏈低碳綠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