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支撐耕地保護和鹽堿地綜合改造利用
7月2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二次會議,研究加強耕地保護和鹽堿地綜合改造利用等問題。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推動鹽堿地綜合利用的指導意見》。
我國有約15億畝鹽堿地,其中約5億畝具有開發利用潛力。如果能喚醒這一“沉睡”的后備耕地資源,用好耕地存量,提高土地增量,將顯著實現耕地資源擴容、提質、增效。
“現有鹽堿耕地的綜合治理是我國糧食產能提升的潛力所在。立足新發展階段,統籌推進鹽堿地的糧田化改良、適生品種創新、數字信息化建設,將形成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的新增量,有力支撐我國‘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糧食安全新戰略。”21日,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所長吳文斌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重塑土壤結構,高效改良鹽堿地
“目前鹽堿地改良措施包括農業技術措施、農田水利措施、化學改良措施和生物改良措施等。”中國農業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教授胡樹文告訴記者。
幾十年來,中國農業大學幾代人積極投身到我國鹽堿地改良事業中,創建了“重塑土壤結構,高效改良鹽堿地”的領先技術模式,廣泛服務于東北蘇打鹽堿地、華東濱海鹽堿地,以及內陸干旱鹽堿地的改良提產工作中,實現了當年改良、當年高產、多年穩產的優異效果。
“新技術、新模式的推廣得到了國家政策和社會資本的廣泛支持。吉林省松原市正開展專項債支持鹽堿地改良利用;山西省朔州市因地制宜,盤活鹽堿地資源,為地方發展注入活力;江蘇省鹽城市積極對接中國農業大學重塑土壤結構新技術,探索沿海灘涂鹽堿化耕地大豆增產模式。”胡樹文說。
近年來我國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力度,但土壤改良仍是高標準農田建設的短板。胡樹文建議,加大高標準農田建設中土壤改良部分的投入占比,促進鹽堿地改良達到當年改良、當年見效,有力地提升糧食產能。
轉變育種觀念,選育耐鹽堿植物
2021年10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三角洲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考察調研時強調,轉變育種觀念,由治理鹽堿地適應作物向選育耐鹽堿植物適應鹽堿地轉變。
近些年,我國農業科研單位、企業先后開展了鹽堿地改良技術研究和耐鹽堿植物品種篩選及育種推廣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
今年6月2日,在江蘇省東臺市鹽堿地種植的200畝連片油菜新品種“中油雜501”,機收實產達323.87公斤/畝,畝產油量約163.17公斤,比當地油菜平均單產增加59.5%,比當地油菜平均畝產油量增加82.7%,刷新了鹽堿地油菜高產紀錄。“中油雜501”正是中國農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王漢中院士團隊歷經10年攻關選育而成的優勢品種。
自2017年起,我國在鹽堿地的主要區域開展了水稻、小麥、大豆等作物的耐鹽堿品種試驗,先后推出了一大批水稻、小麥耐鹽堿品種。
“截至目前,我國已累計試驗各種耐鹽堿品種200多個,審定8個水稻耐鹽堿品種和4個耐鹽堿小麥品種,水稻新品種在土壤含鹽量0.3%條件下畝產可達575公斤,小麥新品種在土壤含鹽量0.4%條件下畝產可達690公斤。總的來看,我國耐鹽堿品種試驗審定已經初見成效。”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副主任劉信指出。
鹽堿地開發利用任重道遠。劉信指出,要因地制宜制定品種試驗方案、完善品種審定標準,充分發揮品種審定“指揮棒”作用,引導耐鹽堿品種創新方向。同時,要做好耐鹽堿品種選育示范區域布局,加大耐鹽堿品種篩選力度,進一步優化耐鹽堿品種評價標準,為鹽堿地產能提升提供優良種源保障。
面向未來,吳文斌建議,創新科技組織體制,依托國家鹽堿地綜合利用技術創新中心和國家鹽堿地農業科技創新聯盟兩大國家級平臺,整合我國鹽堿地領域優勢科技力量和產業資源,構建基于重點平臺打造、研究網絡布局、重大任務攻關和特色產業引導的一體化科技攻關研發模式,推動我國鹽堿地綜合利用、產能提升和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協同,實現我國鹽堿地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記者 馬愛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