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墻”不“破窗”,是“公園城市”該有的模樣
最近一段時間,全國多地的公園“破墻透綠”,受到公眾好評。例如,上海世紀公園拆除了3000多米圍墻,24小時對外開放;山東青島對擁有百年歷史的中山公園實施“拆墻透綠”,讓市民走在路上就能與自然美景“撞個滿懷”。這些舉措進一步釋放了公園綠地的公共空間價值,提升了群眾的“綠色獲得感”。
“進園出園都不用繞路了”“出門即見綠”“美景零距離”……社交平臺上,網友對公園“破墻”充滿好評和期待。近年來,國內眾多公園經歷了從收費到免費、從封閉到開放、從限時到24小時開放的轉變,建設理念也從單個的“城市公園”升級到整體的“公園城市”。
所謂“公園城市”,就是要通過“破墻透綠”等措施,打破公園與城市的界線。不是用孤島式的公園“點綴”城市,而是讓城市“生長”在公園中,讓市民游客能夠自由自在、隨時隨地享受生態綠色的普惠福祉。
在“公園城市”理念下,需要“破墻”的不僅僅是公園。在上海,一些高校、機關單位的內部花園和綠地也逐步拆除圍墻向公眾開放,與城區、街區和社區融為一體。比如華東政法大學長寧校區拆除了圍墻,與市民游客共享蘇州河景觀步道。這些高品質的公共空間,既回應了城市建設“以人民為中心”的命題,也展示了“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現實圖景。
通過“破墻”提升公共空間品質并非一蹴而就。園中花草怎么維護?游園安全怎么保障?寵物進來后影響游客怎么辦?這些問題不解決,會制約公共空間開放的步伐。
在現實中,一些矛盾已經開始顯現,其中的管理“破窗效應”值得警惕——有人打破了一扇“窗戶”,如果沒有及時修復和引導,就會導致更多“窗戶”被破壞。
記者在采訪中注意到,一些公園剛剛“破墻”,部分沿街草坪就被踩出了“斑禿”;原本出于游客安全考慮,不允許自行車進入的公園,開始出現有人騎自行車闖入。
“公園城市”不是管理者唱獨角戲,需要和市民游客雙向奔赴。一方面,有賴于市民游客的愛護配合。公園張開懷抱,游客報以文明自覺,不攀花折枝、不亂扔垃圾、不踩踏草坪、不驚擾野生動物,見到不文明行為也能及時勸阻。
另一方面,也需要公園管理者提高管理能力。公園管理者可以因時因地制宜做出調整,不斷適應市民游客對公園“破墻”后的新需求。例如,為帶寵物的游客專門設置一個寵物區,在臺階、易磕碰地區設置警示牌,引入物聯網等先進技術對公園進行智能化管理等等。
此前,上海在調研基礎上出臺《上海城市公園實行24小時開放的管理指引(試行)》,體現出公園管理者與市民之間良性互動和共享共治的理念。
“破墻”只是“公園城市”建設的開始,只有管理不“破窗”,讓市民游客見綠親綠的需求和公共意識的提升實現正向循環,美麗和諧的城市家園才能越建越好。
(本報評論員何欣榮 董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