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影片,2021无码国产在线视频,国产亚洲欧美在线观看三区,久久综合给久合久久综合

人民網
人民網>>經濟·科技

麻辣財經:1萬億元的全面降準來了,貨幣政策轉向了嗎?

2021年07月10日14:55 |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小字號

7月9日晚間,一條重磅消息迅速引爆財經圈:中國人民銀行決定于2021年7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盡管此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進行了部分“劇透”,但相較于此前大部分市場人士預期的“定向降準”,“全面降準”還是略顯“意外”。作為今年首次降準,央行這次大動作到底有什么用意?貨幣政策是不是轉向了?麻辣財經帶你看看降準背后透出的信號。

穩健貨幣政策取向沒有改變,不搞大水漫灌

“既是意料之外,也是預期之中。”周五晚上,得知央行全面降準的消息,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如此評價。

預期之中,是因為7月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提出,“適時運用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進一步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提前釋放了預期管理信號。兩天后,降準如約而至,是市場預期之中的靴子落地。

而意料之外則是因為,在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漲幅仍然較大,歐美發達經濟體通脹大幅上升的背景下,央行沒有采取近年來常見的“定向降準”方式,而是來了一次規模更大的全面降準——除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部分縣域法人金融機構外,對其他金融機構普遍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降準釋放長期資金約1萬億元。

要知道,上一次“降準”已經是一年多前的事情了。去年央行實施三次降準,其中3月和4月主要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兩次均為“定向降準”。

近年來,為了應對經濟低迷和疫情沖擊,歐美等發達經濟體普遍實行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以大規模放水刺激經濟增長,受到經濟學界廣泛詬病,也帶來了今年的通脹壓力。而我國一直堅持實施正常貨幣政策,成為全球主要經濟體中少數實行常態化貨幣政策的國家。那么,這次的全面降準,難道是貨幣政策要轉向了?

顯然不是。“穩健貨幣政策取向沒有改變。”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介紹,2020年應對疫情沖擊,人民銀行堅持實施正常貨幣政策,5月以后力度就逐漸轉為常態,今年上半年已經基本回到疫情前的常態。此次降準是貨幣政策回歸常態后的常規操作,釋放的一部分資金將被金融機構用于歸還到期的中期借貸便利(MLF),還有一部分資金被金融機構用于彌補7月中下旬稅期高峰帶來的流動性缺口,增加金融機構的長期資金占比,銀行體系流動性總量仍將保持基本穩定。當前我國經濟穩中向好,人民銀行堅持貨幣政策的穩定性、有效性,堅持正常貨幣政策,不搞大水漫灌。

從央行的表態來看,此次全面降準,正是常態化貨幣政策的一次常規操作,既滿足了當前市場流動性需求,也利于優化金融機構的資金結構,最終更好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因此,對于1萬億元的全面降準,不必過于“意外”,更不要“大驚小怪”,貨幣政策依然是“穩”字當頭,取向不變。

“這次降準有空間,也有必要,并不意味著貨幣政策轉向,穩健貨幣政策基調沒有改變。”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認為,從空間看,7月9日公布的6月份物價數據顯示,CPI和PPI同比漲幅雙雙回落,PPI年內峰值已過,下半年物價總體可控,為降準打開空間。同時,本次降準后,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8.9%,仍處于合理水平。從必要性看,降準釋放長期低成本資金,有助于降低金融機構負債成本,截至今年6月末,MLF余額5.4萬億元人民幣,處于歷史最高水平,并且7月15日有4000億元MLF到期,將由降準釋放的部分資金進行置換,降準不僅可以增加金融機構的長期資金占比,優化資金結構,而且可以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為企業生產經營和經濟平穩運行創造一個適宜的利率水平。

一部分人還擔心,降準釋放了資金,可能會刺激煤、鋼等大宗商品價格進一步上漲,進而推動PPI大幅上漲。

“事實上,這種可能性很小。”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分析認為,當前國內已對上游產品價格快速上漲采取了綜合治理措施,加之下半年房地產投資增速趨于回落,基建投資增速難現明顯加快勢頭,需求端增長潛力有限疊加供給端產能釋放,下半年PPI漲幅將呈現見頂回落勢頭。在當前監管層已加大預期引導的背景下,本次降準難以對下半年大宗商品價格產生推升作用。

意在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更好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今年上半年,受國內外各種因素的影響,部分大宗商品價格出現較大幅度上漲,漲幅明顯偏離供需基本面,中下游企業原材料成本壓力加大,一些小微企業面臨成本上升等經營困難,這成為當前經濟運行中一個重要挑戰。而從一季度經濟形勢看,我國經濟經濟運行開局良好,但經濟恢復不均衡、基礎不穩固,仍需要宏觀政策繼續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

央行此次全面降準,就是要在堅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礎上,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從而精準發力,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央行表示,此次降準的目的是優化金融機構的資金結構,提升金融服務能力,更好支持實體經濟。一是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同時,增強金融機構資金配置能力,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二是調整中央銀行的融資結構,有效增加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的長期穩定資金來源,引導金融機構積極運用降準資金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三是此次降準降低金融機構資金成本每年約130億元,通過金融機構傳導可促進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

當前,貸款仍是我國企業融資的主要來源之一。然而,銀行業金融機構面臨負債成本高企的問題,“不敢貸、不能貸、不愿貸”情況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去年應對疫情沖擊,我國出臺了一系列的臨時性、階段性措施,其中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合理讓利就達1.5萬億元。今年6月18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進一步推動金融機構減費讓利惠企利民,采取6方面減費措施每年為企業和群眾減負240億元。“從金融機構的角度看,在2020年大規模讓利實體經濟之后,2021年仍然繼續采取措施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復旦大學金融研究院兼職研究員董希淼告訴記者,今年以來,商業銀行息差呈現縮窄態勢,特別是中小銀行,受限于負債成本高企,息差回落顯著。而隨著對存款業務監管加強,“靠檔計息”存款產品退出以及結構性存款、互聯網存款受限,對中小銀行負債渠道和穩定性沖擊較大。所以,在多種因素影響下,金融機構尤其是銀行“不敢貸、不能貸、不愿貸”的三角困局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

“降準之后,對銀行來說,流動性更加充裕,資金成本更低,信貸投放意愿和能力都將提升。對企業來說,將更容易從銀行獲得貸款,貸款利率也有望進一步下降,融資成本更低。”董希淼說。

王青表示,降準可以向銀行體系釋放穩定的長期資金,既可以緩解銀行長期流動性瓶頸,加大銀行信貸供給能力,還可以直接降低銀行資金成本,推動銀行在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對小微企業提供信貸過程中,控制包括各項收費在內的綜合融資成本,力爭下半年融資成本“穩中有降”,進而在一定程度上對沖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漲給小微企業帶來的成本壓力。

央行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堅持穩字當頭,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搞好跨周期設計,支持中小企業、綠色發展、科技創新,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責編:白宇、趙欣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