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煉“氫”:高碳省份如何創造低碳新名片?
山西召開氫能經濟發展論壇。 李新鎖 攝
中新網太原9月4日電 (記者 李新鎖)被稱為零碳能源的氫能正迎來風口,眾多省份摩拳擦掌想占得一席之地。作為能源大省,坐在煤堆上的山西怎樣開出氫產業之花?高碳產業如何實現低碳發展?
9月3日,2022年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之氫能經濟發展論壇(以下簡稱“氫能論壇”)在山西太原舉行。來自國內外的政、產、學、研機構通過線上、線下方式,探討氫能產業之路。
在資源優勢上進化
山西焦炭產量位居全國第一,煤化工產業體量巨大。這為山西發展氫能提供了資源優勢。
中國氫能聯盟常務副秘書長韓偉表示,山西氫能資源豐富,來源廣泛,可再生能源裝機量位居全國前列,在清潔低碳氫能供給上潛力巨大,在工業領域也有豐富的應用場景。
山西傳統支柱產業煤焦冶電,均為高碳產業。在“雙碳”背景下,山西高度關注氫能產業。
“今年以來,山西省委、省政府將氫能產業鏈列為重點推動的十大產業鏈之一,確定了美錦集團、鵬飛集團等產業鏈企業,眾多新能源領軍企業搶灘山西布局氫能賽道,氫能產業已然成鏈。”山西省副省長張復明說。
在全產業鏈上布局
近年來,國家五部委相繼批復五個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23個省出臺了金融專項政策。氫能作為清潔高效安全可持續的新能源,已成為能源低碳發展和轉型變革的重要方向。
在此背景下,山西正加快布局氫能全產業鏈。
“《山西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2022年行動計劃》明確提出,要發揮焦爐煤氣低成本的優勢,統籌推進全產業、全鏈條發展。”山西省工信廳廳長武宏文說,山西將依托產業優勢,緊扣“雙碳”目標,搶占氫能發展先機。
以煤焦大市呂梁為例,1.6億噸煤炭、3800萬噸焦化、35億立方非常規天然氣的產能優勢,是當地發展氫能產業底氣。
呂梁市市長張廣勇介紹,呂梁將依托孝義鵬飛、山西美錦等龍頭企業發展氫能產業,打造千億級氫都,力求成為山西氫能產業供應之港、技術研發之港、裝備制造之港,同時布局焦爐煤氣制氫、天然氣制氫、電解水制氫、煤氣化制氫四大鏈條。
近年來,呂梁已初步形成氣、站、運、車全鏈條集群化發展體系。如今,當地已形成4萬噸制氫能力,年內可建成20座加氫站,在城市公交、物流運輸等領域已開設8條氫燃料汽車運行線路,多家企業已建設、投產氫燃料整車項目。
不僅是在呂梁,在山西臨汾,擁有1000萬噸鋼、300萬噸焦、45萬噸高端化工的晉南鋼鐵集團也在以山西氫能產業鏈“鏈主”角色,與上下游企業緊密合作,補鏈強鏈延鏈。
晉南鋼鐵集團總裁張天福介紹,通過焦爐煤氣制取的氫氣,除了生產化工產品乙二醇,還可以用于高爐噴氫,進行氫氣煉鐵。其余部分經過進一步提純到99.999%,用于氫能重卡,實現清潔運輸。
除了工業“藍氫”,晉南鋼鐵還與中國華能合作建設1300MW光伏“新能源+儲能”項目,以期利用光伏發電制備“綠氫”。
在產業生態上提升
作為風口產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必然面臨政策、產業生態不完善的現實。
數據顯示,全球燃料電池汽車大約有5萬輛,中國約1萬輛,預計到2030年全球會超過1000萬輛,中國將超過200萬輛。
面對快速增長的需求,氫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運營仍面臨購置成本高、使用成本高等問題,產業生態亟待改善。
“山西氫能源豐富,煤焦鋁冶電等產業可以帶動40多萬輛重卡的應用場景,形成煤炭物流網絡。”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校長林忠欽說,借助上述優勢,山西要打好“全國最具優勢的氫氣價格”和“全國最大重卡應用基地”這兩張牌。
作為碳排放大省,山西正在積極、穩妥地推進“雙碳”。
在申能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黃迪南看來,依托氫能,像山西這樣的可再生能源富集地區可在不增加污染物與碳排放的基礎上,形成我國新型高載能產業聚集區,打造可再生能源產業鏈制造業、綠色化工、綠色冶金等產業集群。
出于對山西資源和政策環境的信賴,申能集團先后和山西呂梁、長治、大同等地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和鵬飛集團、潞寶集團等山西企業開展合作。
其間,山西本土企業也在為產業生態貢獻力量。作為山西龍頭民企之一,鵬飛集團正加快布局氫能產業鏈。
山西鵬飛集團董事局主席兼總裁鄭鵬介紹,鵬飛集團擬投資780億元,布局全球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全、工藝路線及裝備最先進的鵬灣氫港氫能產業園,規劃建設20萬噸焦爐尾氣制氫,5GW風光發電,10萬噸光伏發電制氫,10萬噸液體儲氫和液氫充裝站,8萬噸有機液體儲氫裝置,50座加氫綜合能源站,30萬輛/年氫燃料電池汽車、3萬輛/年氫燃料電池工程機械,以及配套電堆、動力系統、供氫系統、鋰電池等。
截至目前,各項規劃已全面鋪開,重點項目有序推進。
對于氫能產業生態,張復明表示,山西明確了氫能產業發展的目標、任務與政策保障體系,發展氫能經濟“有明確的愿景、豐富的場景,必將迎來美好的前景”。(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