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準“輸血”助力“造血” 金融服務市場需求“貸”動發展
“隨著防疫舉措調整、市場需求回溫,公司的業務正在有起色。但現金流上卻捉襟見肘了,項目進度款、員工發工資都成了問題。正在我一籌莫展的時候,銀行提供了1000萬元貸款,這筆錢太重要了。”看著車間內恢復作業的生產線,重慶高新區一家企業的負責人說。
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近一段時間以來,各地區在提升疫情防控科學性、精準性的同時,隨著市場金融服務需求的回升,一系列金融支持復工復產的舉措正在加速落地,進一步提振市場主體信心。
銀行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受訪者供圖
加大政策頂層設計力度 滿足市場復工復產資金需求
作為經濟發展的血脈,金融靠前發力,近期推出了一系列舉措加大對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和受疫情影響行業群體的支持力度。
記者梳理發現,從部委層面看,今年11月人民銀行等六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支持力度的通知》明確,對于2022年第四季度到期的、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暫時遇困的小微企業貸款,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與借款人按市場化原則共同協商延期還本付息,延期貸款正常計息,免收罰息。還本付息日期原則上最長可延至2023年6月30日。
在延期還本付息政策持續發力的同時,為保住中小微企業,穩住就業崗位,今年11月人民銀行出臺了普惠小微貸款階段性減息政策,鼓勵和引導金融機構在2022年四季度,對存續、新發放或到期的普惠小微貸款,在原貸款合同利率基礎上減息1個百分點。
在支持企業復工復產過程中,多地金融機構在對轄區內生產企業融資需求進行摸排的基礎上,加強科技創新應用,豐富“非接觸式服務”渠道和可辦理業務種類,加大信貸支持力度,以高效地服務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在12月2日召開的廣州市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廣州市商務局副局長吳炳祥表示,截至目前廣州組織餐飲企業對接金融機構,提供了5億元左右貸款。
記者初步梳理,近一段時間以來,北京銀保監局表示,要加快開發涵蓋新冠病毒傳染病相關員工醫療等保障責任的保險產品,提振企業復工復產信心;重慶銀保監局表示,要用好創業擔保貸款,推廣商業價值、文旅價值貸款,幫助市場主體增強發展信心,助力新市民穩崗就業;內蒙古地方金融監管局等部門下發通知,要及時滿足批發零售、住宿、餐飲、文化、旅游、交通運輸等受疫情影響嚴重行業合理、有效信貸需求。
有業內人士認為,當前一段時間是沖刺2022年的關鍵階段,金融機構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推動復工復產,助于就業活力逐步恢復,市場供給更加穩定,經濟加快回穩向上。
豐富產品和服務品類 讓金融更有“溫度”
“感謝你們雪中送炭,貸款已經到賬,我們的生產線正有序復工復產。”重慶市一家科技企業的財務人員胡女士,在查到2300萬元貸款到賬后,第一時間向重慶農商行渝北支行工作人員表示感謝。
今年11月初,該公司向重慶農商行渝北支行申請了一筆貸款用于采購芯片和鏡頭。貸款剛取得授信批復,企業就因疫情原因開始閉環生產,由于貸款資金沒有到位,材料采購滯后,企業生產受到影響。
“得知情況后,我們為其開辟綠色通道,1天內為企業辦妥了貸款抵押和放款手續,保障了貸款資金的順利到賬,幫助企業恢復生產經營。”重慶農商行渝北支行工作人員說。
唐山某印刷包裝企業也是金融扶持政策的受益者。受疫情影響的小微企業,公司面臨紙張等原材料價格上漲、下游客戶需求量減少等情況。臨近年底,企業經營更加捉襟見肘。唐山銀行了解情況后,通過相關政策,使其四季度每月能減少8200元利息支出。
值得注意的是,延期還本付息、普惠小微貸款階段性減息,這只是防止企業資金鏈斷裂的一個環節,做好“續貸”工作也十分重要。北京銀保監局表示,要落實“應續盡續”“應延盡延”要求,盡快增加循環貸、無還本續貸產品供給;重慶銀保監局表示,銀行機構要開展“結算戶”轉“有貸戶”的首貸戶培育行動,推廣“自動續貸”“隨借隨還”等模式,加大對流動性困難企業的支持。
在金融服務創新上,金融機構通過“政銀擔”批量化融資擔保服務模式,借助政府性擔保機構“增信、分險”的作用,為企業發展“輸血增氧”。
“通過數字科技能力及線上服務的優勢,截至今年11月底,我們已上線合作擔保機構14家,覆蓋江蘇省、湖南省、廣東省、江西省、重慶市等13個省市地區,累計合作額度達223億元,累計投放擔保貸款140億元,服務小微企業客戶數超1.5萬戶。”微眾銀行介紹說,通過發揮銀行與地方融擔機構的定位優勢,以金融創新“貸”動企業發展,為轄內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等主體紓解融資之困。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金融機構針對小微企業的不同特點和需求,匹配定制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精準“輸血”、助力“造血”,針對性地解決市場主體的實際困難,能夠助力小微企業復工復產。
相關報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