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項舉措排憂解難 為中小微企業復蘇注入“強心劑”
近日,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了《助力中小微企業穩增長調結構強能力若干措施》(下稱《措施》),為進一步推動穩增長穩預期、著力促進中小微企業調結構強能力,提出15項具體舉措,為中小微企業發展注入活力。
多位專家接受人民網財經采訪時表示,《措施》的出臺,在經濟復蘇之時為企業發展穩信心、紓困難、調結構,為中小微企業的航行點亮一盞航燈。
宏觀提振 保穩預期創造環境基礎
中小微企業是中國經濟運行的毛細血管、就業的蓄水池、紓困的主力軍。數據顯示,以個體戶、中小微企業為代表的民營性質市場主體,貢獻了我國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構成了經濟的“半壁江山”。據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全國中小微企業數量達4800萬戶。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顯示,我國中小微企業吸納就業占全部企業就業人數達到79.4%。
北京大學企業大數據研究中心《2022年三季度報告暨2022年四季度中國小微經營信心指數報告》中顯示,經濟政策不確定性成為中小微企業的發展痛點。“此次印發的《措施》,是國家宏觀方面給予中小微企業的發展向導。近年來由于疫情等原因,中小企業對未來經濟的預期下降,《措施》的出臺提供了穩定的政策支持,提振了中小微企業發展的信心,點亮了中小微企業發展一盞明燈。”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北京大學企業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張曉波說。
《措施》的出臺旨在進一步推動穩增長穩預期。“通過《措施》穩定中小企業預期,回歸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讓市場行為回歸市場規律,以此引導中小微企業能夠逐漸重拾信心,實現穩定復蘇。”中國人民大學中小企業研究院副院長孫文凱說。
“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發展進入了新的階段。過去我國在經濟主體增長方面付出了很多努力,現在需要把存量中小企業做大做強。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2023年經濟運行有望總體回升,《措施》將為中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奠定良好的經濟環境基礎。”孫文凱補充道。
金融保障 降稅促貸解決后顧之憂
減稅降費是我國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主要政策。《措施》明確提出,將結合實際優化調整2022年底到期的階段性稅收減免政策。對此,孫文凱表示,具體來說,這其實是針對小微企業及個體工商戶的稅費減免政策;其次也為特定行業提供了稅收減免政策,以及社保緩繳等政策。
《措施》著力于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后顧之憂。業內專家表示,中小微企業往往因處于產業鏈末梢,市場競爭激烈,對外部沖擊的抵御能力較弱,融資的風險溢價高;公開披露的財務信息有限,金融機構難以準確評價企業的信用,導致融資可得性低;融資需求規模小、頻度高,增大了盡職調查和事后監控的操作成本,造成融資成本上升。融資風險溢價高、可得性低、投入成本高,使得多數投資機構將中小微企業“拒之門外”。
基于融資困難特點,《措施》提出將用好支小再貸款等貨幣政策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中小微企業信貸投放,推動金融機構增加多種貸款,推廣隨借隨還貸款模式,推動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增量擴面。
業內專家介紹,《措施》更聚焦整體產業中的金融服務配合:促進產業鏈上中小微企業融資,選擇部分具備條件的特色產業集群主導產業鏈,開展“一鏈一策一批”融資促進行動。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前提下,制定專門授信方案,促進產業與金融良性循環。
“對企業面臨的融資難等多方面的問題,《措施》提出了針對性的政策,能夠有效緩解中小企業的資金壓力。”孫文凱說。
數字賦能 專業幫扶促進結構轉型
產業結構轉型,是增加企業活力、促進經濟進入高質量發展的一道良方。如今,我國“專精特新”等優質中小企業群體不斷發展壯大。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我國已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企業4萬多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762家。去年10月我國專精特新企業平穩增長,新一代信息技術保持較強的創新活力,在關鍵技術、先進工藝等創新成效顯著。
隨著時代的發展,數字化轉型成為中小企業提升抗風險能力、增強市場競爭力與實現效益增長的新機會。《2022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報告》顯示,18.5%的中小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遇到能力上的重重阻力,10.6%對數字化轉型結果存疑,抱有消極的態度。在創新轉型日漸成效的今天,我國企業數字化水平仍待提高,數字化轉型亟待進一步拓展。
在孫文凱看來,目前中小微型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主要有三方面的問題,一是數字化轉型的內生動力不足。中小微企業關注短期利益,缺乏清晰戰略定位和中長期布局。二是數字化轉型的資源和能力不足,專業人才匱乏,數據孤島現象嚴重,因此轉型的門檻較高,資金投入量大,還伴有短期收益低、業務再造難等風險。三是數字化有規模優勢的效果,中小微企業規模小,數字化的規模效益往往較難實現。
業內專家進一步介紹,《措施》的出臺,著眼于目前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痛點,通過深入實施數字化賦能中小企業專項行動,中央財政繼續支持數字化轉型試點工作,帶動廣大中小微企業“看樣學樣”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通過政策幫扶引導,解決中小微企業內生動力不足、數字化能力匱乏的問題。并進一步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進園區、進集群、進企業,解決中小微企業的數字化規模效益難題。
“通過數字化轉型的政策引導,政府營造出鼓勵數字化轉型的寬松環境,從而促使企業敢于進行數字化轉型探索,進一步深化企業數字化轉型。”張曉波說。(杜天舒對本文亦有貢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