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企業家·服務美好生活
華大基因趙立見:堅持源頭創新 讓科技惠及千家萬戶
企業發展一頭連著生產、一頭連著生活。十年間,我國經濟總量從50萬億元量級躍至114萬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萬美元,人們生活得以不斷改善,正在從“衣食無憂”到“高品質生活”、從“有沒有”到“好不好”進行深刻轉變,人們需求也愈加呈現出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特點。
面對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如毛細血管般扎根在各行各業的眾多企業積極作為,將服務帶至大街小巷,極大滿足并豐富著人們的生活選擇。對此,人民網特別推出“對話企業家·服務美好生活”系列訪談,洞察消費、生活趨勢,展現民營企業在緊跟時代發展中守正創新,服務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初心與擔當。
基因,是生命的基本單元,蘊藏著生命演變的傳承密碼。
自古以來,人類孜孜不倦探索著生命的起源。進入科學時代,面對“我是誰”的經典發問,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員透過基因的視角,讓這一問題有了全新的答案。
目前,基因科技發展到哪個階段?這些對于你我意味著什么?未來將駛向何處?近日,華大基因總經理趙立見做客人民網《對話企業家》欄目,講述了他眼中的基因科技。
趙立見介紹,人類基因組有30億堿基對,構成超兩萬個基因,人類的生老病死均與基因密切相關。目前,基因科技已在疾病診療、精準醫學方面得到成熟運用,并向著疾病預防階段延伸。
1999年,剛剛畢業的趙立見以實習的身份加入華大,由此與基因科技結緣。20多年來,趙立見與華大一路同頻發展,見證了我國基因技術從弱到強、逐步領跑的飛躍歷程。
談及當前我國基因科技的發展水平,趙立見表示,“20年前,我們與國外的差距非常明顯。但今天,在基因組學領域,中國已經實現了從參與到引領、超越的跨越式發展,奠定了我國在基因組學的領先地位,實現了從基因測序工具自主研發到技術平臺應用的全面領先,帶動了生命科學、生物產業的快速發展。”
從疾病診斷到精準治療、再到篩查預防,基因檢測這項高科技,正打破科研到服務運用的轉化壁壘和價格壁壘,逐漸從實驗室走入尋常百姓家。
基因檢測應用價值到底有多大?趙立見通過真實案例,分享了基因檢測技術在醫療診斷方面的積極作用。
2018年,在云南昭通舉行的一場兒童疾病防治救治活動中,他見到了一位名叫果果的小朋友。孩子在3歲時便被診斷為“重癥地中海貧血”,多年來四處求醫問診,致病原因卻一直不得而知。
在患兒家屬的殷切期盼中,趙立見和團隊成員對果果及其家人進行了基因檢測。檢測最終證實,他的病情是由一種罕見的基因突變引發。歷經長時間的迷茫與無助,果果父母第一次對孩子的病因有了清晰認知。
“這次診斷為后續診療提供了精準指引。在接受骨髓移植手術之后,果果已經同正常孩子一樣能夠生活和上學了。”
趙立見介紹,包括“地貧”在內,目前已發現與基因密切關聯的遺傳性疾病超過七千種。若能將疾病防治關口前移,做到早篩早防,防患于未然,將會在不同程度降低患病風險,同時可以節省醫療資源。
以結直腸癌為例,趙立見介紹,該疾病在中晚期診斷后五年期生存率僅為14%;若在早期階段發現并診斷,五年生存率將提升至90%;若在形成癌癥組織前便進行干預,最高將有70%比例的患者不會發展至癌變階段。
如何讓基因檢測技術惠及更多人群?在趙立見看來,對技術服務企業而言,核心在于“自主創新”和“成本可控”。
他表示,在行業發展初期,基因檢測曾被人定義為高端檢測項目,國內對進口技術和工具存在高度依賴,一度讓基因檢測價格居高不下。
近年來,國內企業不斷加大自主研發力度,已成功實現從工具端到技術應用端的全面國產化和技術的自主可控,檢測成本得以大幅下降。
“基因組研究剛剛起步時,一個人的基因組測序工作需要耗資38億美金。20多年過去了,隨著基因檢測工具的迭代,現在做一個完整的全基因組測序只需要花費不到100美金。”
技術的自主可控有力打破了技術壁壘,大大降低了技術應用成本,這為企業加速科技轉化、進一步拓展業務版圖提供了堅實基礎。
百舸爭流,不進則退。面對日益激烈的行業環境,如何保持競爭優勢往往考驗著一位企業掌舵者的智慧。
在趙立見看來,拓展海外市場是華大基因踐行創新自主、持續保持領跑優勢的必經之路。
“今年,我們將把拓展海外市場作為發展重點,基于產品與服務的‘雙線布局’,將公共衛生防控的一體化解決方案輸出至海外,并把中國的技術通過工程化賦能方式深入拓展至全球,推動海外業務可持續發展。”
路漫漫其修遠兮。透過基因的視角,人類向內求索的探索之路仍然沒有盡頭。
“如果把我們每個人比作一個世界,基因科技是人類探索自身健康水平的一個基本工具平臺。”趙立見表示,可以預見,未來,基因檢測技術的應用將從疾病防治延伸至更廣闊的領域,在新技術、新認知、新應用的綜合賦能之下,全面守護人類健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