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熱議鋼鐵業高質量發展:確保供需動態平衡 推動綠色轉型發展
人民網北京3月28日電 (記者杜燕飛)在日前召開的2023(第十四屆)中國鋼鐵發展論壇上,與會專家表示,當前我國鋼鐵行業發展逐步進入深度調整期,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確保供需動態平衡,加快科技創新和應用,推動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運用市場機制實現綠色轉型發展。
確保供需動態平衡 推動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
“當前,我國鋼鐵行業發展逐步進入深度調整期,應堅定發展信心,保持戰略定力,堅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盧春房表示,對于關乎鋼鐵行業未來發展的一系列問題,比如,鋼鐵需求規模預測、鋼鐵行業經濟效益提升路徑、鋼鐵資源戰略儲備量和廢鋼鐵利用率、鋼鐵行業“雙碳”目標實現路徑等,還應進一步加強研究。
談及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張海登表示,要繼承鞏固鋼鐵去產能成功經驗,嚴格落實產能置換,嚴禁新增產能,加強行業自律,健全市場化法制化長效機制;關注下游行業轉型升級新需求新變化,要加大創新力度,加強上下游產業鏈合作,提升鋼鐵材料保障能力,確保行業供需始終保持動態平衡。要進一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繼續加強兼并重組,建設若干世界一流鋼鐵企業集團,在專業領域形成一批世界先進的領航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改變部分地區鋼鐵產業“小散亂”局面。
“我們要加快推進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應供給側和需求側雙發力。”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駱鐵軍表示,供給側方面,應加快創建新發展環境下鋼鐵產能治理新機制,形成對產能產量有約束作用的行業共識機制,導向優勝劣汰,導向供需平衡;需求側方面,鋼協已提出啟動以“材料升級和材料替代”為主要工作方向的“鋼鐵應用拓展計劃”,全面加強上下游領域跨產業合作:推進以住宅鋼結構為主的推廣應用,擴大高強鋼、耐候鋼在鋼結構建筑領域的應用;統籌推進科技創新“補短板、強基礎、促提升”,讓更高性能的鋼鐵產品獲得更廣泛的使用;推廣應用綠色低碳產品,適應下游綠色低碳消費升級步伐。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范鐵軍表示,要通過產能治理,進一步促進優質資源流向優勢企業,調節市場供需關系。建議探索在全行業建立常態化的自律限產機制;探索加大差異化政策力度,用好粗鋼產量調控、差別化電價、超低排放等政策手段,進一步擴大調控范圍;強化能耗雙控約束,探索建立能效評級機制,加大節能監察力度,嚴查能耗不達標企業;建立碳排放約束機制,探索基于碳排放核定產量的機制。
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助力鋼鐵工業實現碳中和
“作為典型的資源和能源密集型產業,鋼鐵工業是我國實現碳中和的主戰場。”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學終身教授毛新平表示,以再生鋼鐵原料制備高性能材料是我國鋼鐵工業的必然選擇,應盡早布局。在源頭上多方面對廢鋼進行智能分選,在生產環節實施潔凈化冶煉,以無害化連鑄、無害化制備加工技術路徑獲得合格產品;發揮近終形制造等特殊工藝技術優勢,實現殘余元素的高質化利用,研發出系列高性能鋼鐵材料,提出改善材料服役性能的殘余元素調控新思路、新技術。
數字化、科技化改造有助于實現鋼鐵行業低碳發展。張海登表示,要加快推動鋼鐵行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加大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力度,全面普及高效先進適用的節能環保工藝技術裝備,全力推進超低排放改造實施以及能源清潔高效利用和技術研發,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動氫冶金、低碳冶金工藝技術攻關示范,實施電爐短流程煉鋼高質量發展引領工程,促進廢鋼資源高質高效利用。
“科技創新和應用是實現‘雙碳’的主動力,應盡快建立碳排放、碳足跡的統計監測評價技術體系;推進各類資源節約集約使用;對于各行業已有的一批先進技術,需推廣應用產業化;對于一些尚在研發的前沿技術,要加大加快科技創新。”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表示,大力調整優化能源結構,抓住重點排放行業和領域,因業施策、因地制宜、梯次達峰;加強重視并查清碳足跡,直接排放、間接排放、關聯排放一并核算,計算我國重點產品的“碳排放因子”。健全碳排放市場交易制度,建議盡快使“國家核證的自愿減排量”進場交易(CCER);改進完善綠色產業金融服務;加強國際交流合作。
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碳排放交易管理處副處長劉峰認為,建設全國碳市場是利用市場機制控制和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一項重大制度創新,也是推動我國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政策工具。我國鋼鐵行業應運用市場機制促進低成本綠色轉型,做好參加全國碳市場的準備工作。要摸清排放底數,對行業碳排放現狀、減排潛力、企業數據基礎等方面情況進行評估;加快制度建設,配合加快完善碳排放數據核算、報告、核查技術規范和配額分配方案;增強數據管理能力,加強內部碳排放數據質量管理體系建設,確保各類碳排放數據質量控制措施在企業和重點設施層面落實、落細、落地。
“碳中和是一項復雜、長期和系統性的工程,不是簡單的節能環保問題,是發展方式的新變革,需要在冶煉技術、生產原料、配套設施等多方面對原有生產方式進行革新。”范鐵軍表示,鋼鐵企業要跨區域聯動,實現多區或跨區碳中和的可能;逐步和化工、建材、能源、環保、市政設施等產業融合發展。在傳統工藝上,由高爐—轉爐流程轉向電弧爐短流程,在冶煉過程中使用可再生能源,提升生產配套設施綠色水平,針對鋼鐵生產特點開發應用 CCUS 技術,為我國以高爐—轉爐法為主的鋼鐵產業實現碳凈零排放提供解決方案。(實習生胡琦蘭對此文亦有貢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