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應急監測為“線” 織密生態“安全網”
“天空地一體化”生態質量監測網絡初步構建、多個生態環境監測網絡初步建成、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加快構建、生態環境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日漸落實……近年來,我國堅守美麗中國建設生態環境安全底線,大量運用新興技術和設施,生態環境監測技術水平和監測能力顯著提高,環境應急管理體系能力現代化取得積極進展。
生態環境部6月例行新聞發布會數據顯示,近十年來,全國突發環境事件的數量由每年大概700余起下降到300起左右,最近幾年都是200起左右,其中重大級別事件每年2起左右,較大級別事件每年10起左右,重大敏感突發環境事件均得到妥善處置。
2023年11月,生態環境部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地方生態環境部門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能力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稱《意見》)。《意見》針對應急保障、應急準備、響應時效三個環節對地方提出要求。
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生態環境應急監測室主任康曉風告訴人民網記者:“為了更好支持環境應急決策和處置,環境應急監測要求既快又準,以‘快速及時、準確可靠、數據說話、支撐決策’為原則,以滿足應急決策和處置需求為目標。”
“按照屬地負責原則,接到當地生態環境主管部門通知,事發地生態環境監測機構須第一時間啟動應急監測預案,第一時間趕赴事故現場,第一時間開展應急監測。”康曉風說。
康曉風介紹,與常規的污染源監測、環境質量監測相比,應急監測在項目、點位和頻次上都有很大差別。首先,應急監測的項目與常規監測不同。污染源監測的廢氣、廢水,環境質量監測的空氣、地表水等,監測指標都是確定的。應急監測需要根據突發環境事件具體情況,在事件初期快速篩查、判定主要污染物,然后再開展后續監測。
其次,應急監測的點位密度遠大于常規監測。應急監測重點關注突發環境事件可能影響到的區域、敏感點污染情況,布設的點位密度是常規監測的十倍到幾十倍。
最后,應急監測的頻次遠高于常規監測。應急監測要準確判斷受污染水體、空氣等的遷移、擴散、削減狀況,對飲用水水源地等敏感目標的監測頻次是2小時1次,遠遠高于常規監測的1個月或者1個季度1次。
康曉風表示,立足新形勢,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主要從兩個方面入手,保障數據的精準度。
一是研發并應用高精度的現場快速監測設備。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和企業合作,改進了高精度的重金屬監測設備ICP-MS,并安裝到車載平臺上,在多起重特大突發環境事件中發揮重要作用。
二是優化應急監測響應流程,最大程度減少人員、設備的調配時間。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構建了“12833”應急監測技術體系,大幅減少了應急監測方案編制、數據報送、報告編制等的時間,響應時間減少50%以上。
康曉風介紹,目前,MiniRapid單兵集群通信系統、水位雨量應急監測一體機、無人機雷達測流系統等新技術,正被運用于應急監測,通過單兵通信系統、北斗衛星等多種通信手段發送至指揮部,提高了監測設備機動性、便攜性。(實習生徐皓萱對此文亦有貢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