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金融要持續用力更加給力
“今年以來,金融監管總局統籌推進防風險、強監管、促發展三大重點任務,各項工作邁出堅實步伐。”9月24日,金融監管總局局長李云澤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下一步,將努力營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監管政策環境,持續用力、更加給力,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為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金融力量。
據李云澤介紹,今年以來,金融監管總局著力打通堵點卡點,提升經濟金融適配性,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服務力度。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高技術產業貸款和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同比分別增長13.2%和15.9%;普惠型小微企業和民營企業貸款同比分別增長16.1%和9.1%。今年前8個月,保險業已累計賠付1.55萬億元,同比增長26.1%。
銀行股權投資試點范圍擴大、限制放寬
大型商業銀行是我國金融體系中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也是維護金融穩定的壓艙石。當前,大型商業銀行經營發展穩健,資產質量穩定,主要的監管指標都處于“健康區間”。
李云澤表示,資本是金融機構經營的“本錢”,是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的基礎和抵御風險的屏障。近年來,大型商業銀行主要依靠自身利潤留存的方式來增加資本,但隨著銀行減費讓利的力度不斷加大,凈息差有所收窄、利潤增速逐步放緩,需要統籌內部和外部等多種渠道來充實資本。
“為鞏固提升大型商業銀行穩健經營發展的能力,更好地發揮服務實體經濟的主力軍作用,經研究,國家計劃對六家大型商業銀行增加核心一級資本,將按照‘統籌推進、分期分批、一行一策’的思路,有序實施。”李云澤說,金融監管總局也將持續督促大型商業銀行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強化資本約束下的高質量發展能力。
今年6月,國務院印發的《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擴大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直接股權投資試點范圍。
“前期,大型商業銀行下設的金融資產投資公司已在上海開展股權投資試點,探索了路徑,積累了經驗,也鍛煉了隊伍,已經具備擴大試點的條件。”李云澤說,為切實發揮試點的引領帶動作用,鼓勵發展創業投資、培育壯大耐心資本,金融監管總局擬采取三方面措施。
一是擴大試點城市范圍。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將試點范圍擴大至北京等18個科技創新活躍的大中型城市。二是放寬限制。適當放寬股權投資金額和比例限制,將表內投資占比由4%提高至10%,投資單只私募基金占比由20%提高至30%。三是優化考核。指導相關機構落實盡職免責要求,建立健全長周期、差異化績效考核體系。
李云澤表示,當前,我國社會融資總額中,間接融資仍然占據主體地位,這也就意味著需要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科技金融尤其是科創投資的發展之路。下一步,將及時總結經驗,繼續研究擴大試點城市范圍;同時不斷優化配套政策,積極推動更多的項目盡快落地。
金融發力打通中小企業融資堵點卡點
小微企業聯系千家萬戶,是穩定經濟、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近年來,金融監管總局會同人民銀行持續加強政策引領,協同多方發力,改進小微企業的融資服務。
金融監管總局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末,全國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達到了31.9萬億元,較2017年末翻了兩番,平均利率也累計下降了3.5個百分點。
李云澤表示,為進一步打通中小微企業融資的堵點和卡點,金融監管總局將重點從兩方面采取措施:
一方面,金融監管總局會同國家發改委建立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的工作機制。在區縣層面建立工作專班,專班要“兩手牽”:一手牽企業,開展千企萬戶大走訪活動,深入了解小微企業經營情況和實際困難,尤其是全面摸排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一手牽銀行,把依法合規經營、有真實融資需求、信用狀況良好的小微企業,推薦給銀行機構。銀行機構要及時對接,原則上一個月內完成授信審批,確保信貸資金直達小微企業,真正打通惠企利民的“最后一公里”。
另一方面,優化無還本續貸政策。2014年,原銀監會發布了小微企業的續貸政策,明確符合條件的小微企業,貸款到期后仍有融資需求的,可以申請續貸。也就是說,小微企業貸款到期無須償還本金即可接續融資,該業務也被稱為“無還本續貸”。
“該政策在推動小微企業融資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我們將從三方面對續貸政策進一步優化。”李云澤表示,一是將續貸對象由原來的部分小微企業擴展至所有小微企業,貸款到期后有真實融資需求,同時又存在資金困難的小微企業,符合條件的均可申請續貸支持。二是將續貸政策階段性擴大到中型企業,期限暫定為3年,也就是對2027年9月30日前到期的中型企業流動資金貸款,都可以參照小微企業的續貸政策。三是調整風險分類標準,對依法合規、持續經營、信用良好企業的貸款辦理續期,不因續貸單獨下調風險分類。
李云澤表示,為確保中小微企業信貸的相關支持政策真正實施到位,特別是解決基層信貸人員開展中小微企業授信業務的顧慮,金融監管總局近期發布了普惠信貸盡職免責制度,細化盡職免責的相關情形,以充分調動基層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努力形成敢貸、愿貸、能貸、會貸的長效機制。
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取得新成效
房地產市場的平穩健康發展事關經濟金融大局和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近年來,我國房地產市場供求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銷售的持續放緩導致房企流動資金緊張,部分已售在建項目難以按期交付。
“為解決這個問題,金融監管總局會同住建部建立了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 李云澤表示,該機制最大的特點是“以城市為主體、以項目為中心”,將房企集團的風險與房地產項目的建設區分開來,充分發揮屬地政府的統籌協調作用,把合規的在建已售項目納入項目“白名單”,引導金融機構滿足房地產項目的合理融資需求,推動項目建成完工和交付,切實保障廣大購房人的合法權益。
李云澤介紹,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城市協調機制取得了良好效果。截至目前,商業銀行已審批“白名單”項目超過5700個,審批通過融資金額達到1.43萬億元,支持400余萬套住房如期交付。在協調機制的帶動下,金融機構對房地產行業的支持力度也在不斷擴大。截至8月末,今年的房地產開發貸款較年初實現了正增長,扭轉了房開貸下滑的態勢。房地產的并購貸款和住房租賃貸款也分別增長14%和18%,為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
李云澤表示,為積極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金融監管總局會同人民銀行指導各地、各家金融機構因城施策來調整相關的房地產金融政策。下一步,將配合人民銀行積極推進穩妥降低存量房貸的利率,以進一步減少居民的房貸支出,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將進一步推動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落地見效,切實做到“應進盡進”“應貸盡貸”“應放盡放”,堅決打贏保交房攻堅戰,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