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實體經濟提質增效 我國外債結構保持穩定
人民網北京10月1日電 (記者杜燕飛)國家外匯管理局9月30日公布的中國外債數據顯示,2024年二季度,我國外債規模較2024年一季度末回升,結構保持穩定。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6月末,我國全口徑(含本外幣)外債余額為25453億美元,較2024年3月末增長327億美元,增幅1.3%。從幣種結構看,本幣外債占比49%,較2024年3月末上升1個百分點;從期限結構看,中長期外債占比44%,與2024年3月末持平。
“多重因素綜合影響下我國外債規模穩中有升。”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受主要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逐步進入降息周期、國內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等內外部因素綜合影響,我國外債規模自2023年第四季度以來連續三個季度回升。其中,2024年第二季度,銀行外債余額增長269億美元,對外債余額增長貢獻率為82%。
業內人士表示,當前,我國外債期限由短期為主向長短期并重的結構發展。中長期外債較好滿足實體企業的長期資金需求,拓寬了新基建、高新技術產業等領域資金來源渠道;我國短期外債余額穩步增加,為市場主體日常運營提供流動性支持。與此同時,我國銀行部門外債規模是我國外債支持經濟發展過程中占比最大、最重要的構成之一,主要是境外投資者持有我國政府債務證券增長迅速。
《2024年上半年中國國際收支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認為,近年來外資增持人民幣債券意愿增強,同時人民幣跨境融資功能提升,在此背景下,我國外債中本幣外債占比穩步提升、外幣外債占比隨之回落。借用人民幣外債可一定程度上緩解幣種錯配、貨幣兌換成本等問題,有效降低我國外債的匯率風險。我國外債工具逐漸多元化,債務證券、貨幣與存款、貸款、貿易信貸與預付款、關聯公司間貸款等持續發展,不斷拓寬經營主體的融資渠道。
與此同時,近年來,國家外匯管理局不斷探索外債管理改革,貼近經營主體跨境融資需求,陸續出臺多項便利化措施,為支持實體經濟提質增效發揮積極作用。
“國家外匯管理局試點銀行辦理非金融企業外債登記,簡化企業事前審批流程;逐步取消外債賬戶開戶數量限制,優化多筆外債共用賬戶管理,支持有實需的非金融企業異地開戶,降低資金管理成本。”《報告》指出,持續完善資本項目收入支付便利化政策和資金使用負面清單管理,符合條件的企業無需事前逐筆提交真實性證明材料即可便捷的使用外債資金;試點并逐漸在全國推廣企業跨境融資便利化,助力科技型中小企業跨境融資。
“預計我國外債規模將繼續保持穩定。”上述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全球通脹高位降溫,加拿大、歐盟、英國、美國等發達經濟體先后降息,同時我國經濟的基本面及市場廣闊、經濟韌性強、潛力大等有利條件并未改變。預計第四季度我國外債繼續去杠桿的可能性較小,外債規模有望繼續保持穩定。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