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興產業8個領域和未來產業9個領域——
為新產業定標準、促發展(經濟新方位)
在河北保定,上百個交通路口紅綠燈智能化升級后,可以實時動態調整紅綠燈配時,城區高峰通行擁堵指數下降4.6%,平均速度提升11.6%。當“聰明的車”遇上“智慧的路”,車路協同的效果放大。讓不同品類的車暢行不同類型的路,標準化發展是關鍵途徑。
2023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打造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開辟量子、生命科學等未來產業新賽道”。各地各部門加快發展新興產業、積極培育未來產業,《新產業標準化領航工程實施方案(2023—2035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日前發布,正當其時。如何為新產業定標準、促發展?記者進行了采訪。
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標準化工作取得長足進展
“針對智能網聯汽車采集數據,沒有統一格式要求,會影響汽車行業內數據流通。”零數科技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林樂說。
2021年起,零數科技深度參與智能網聯汽車數據相關標準的編寫,規范和統一相關數據格式和定義。相關標準的發布不僅有利于自動駕駛汽車數據采集規范化、標準化、專業化,有利于行業數據資源互聯互通,還有助于監管部門統一管理,推動形成產業數據生態。
在推進自動駕駛汽車這樣的新產業發展過程中,標準化發揮著基礎性、引領性作用。新產業是指應用新技術發展壯大的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具有創新活躍、技術密集、發展前景廣闊等特征,關系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全局。
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副院長楊建軍說:“近年來,我國始終把標準化作為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和保障,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標準化工作已取得長足進展。”據相關標準化技術組織統計,“十三五”以來,我國圍繞電子產品安全、網絡安全等建立健全強制性國家標準體系,用標準守住技術安全底線;制定集成電路、人工智能、區塊鏈、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重點領域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1000余項,以順應產業技術創新發展對標準供給能力的新需求;推動成立集成電路、工業軟件等全國性標準化技術組織,著力解決技術標準難題;牽頭制定國際標準近200項,國際標準化參與度和貢獻率不斷提升。
《實施方案》聚焦“8+9”產業,綜合考慮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引領帶動作用,統籌兼顧產業發展現狀與發展潛力,新興產業主要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民用航空、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等8個領域,未來產業聚焦元宇宙、腦機接口、量子信息、人形機器人、生成式人工智能、生物制造、未來顯示、未來網絡、新型儲能等9個領域。國家標準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將細化新產業標準化工作中長期發展任務,提升新產業標準化工作的科學性、執行性、交付性和可考核性。
助力技術創新,支撐融合發展,提高質量和可靠性
在寶鋼工程與寶鋼股份合作打造的數字孿生工廠,圖紙、文檔、模型、工程造價等在不同車間同步實現數字化交付。“數字孿生工廠平臺展現了數字化交付標準的優勢,從源頭落實數據標準和數據治理,保證質量。這種數據驅動的業務模式使得數據沿著產品鏈、資產鏈、價值鏈流動,從而產生效益。該項目設計效率提高60%,工期縮短21%。”寶鋼工程副總經理袁磊說。
楊建軍說:“標準化在促進產業高質量發展、推動產品質量提升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標準化助力新產業技術創新。以人工智能產業為例,標準可以統一加速器接口、深度學習框架適配多硬件接口等關鍵適配環節,加快人工智能軟硬件適配和算法模型遷移適配,推動人工智能場景應用的互聯互通,有效縮短從技術創新到賦能產業的周期,降低適配應用成本,推動創新技術向產品服務的快速轉化及在云端等場景快速部署應用。
標準化支撐新產業融合發展。以高端裝備數字化轉型為例,工業云、工業大數據、機器視覺等關鍵技術標準群規范了智能化制造、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的基本技術原則,推動數字孿生工廠建設、制造工藝動態優化和大型裝備質量監測,加快新業態新模式形成,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賦能裝備制造業發展提供技術基礎。
標準化提高產品質量和可靠性。以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產品為例,標準規范了產品的技術要求、環境試驗方法、光電性能測試方法,為產品開展技術驗證、提高質量和可靠性提供技術支撐,依據標準開展的符合性測試和認證為產品推廣應用提供保障。
生活中常見的軌道、電源插座、互聯網協議等都經歷了從標準化走向爆發式增長的過程,標準化也將帶來新產業的繁榮發展。
適應發展新需求,標準制修訂“時效性”有待提升
“目前,新產業標準化仍然存在體系不夠健全、先進性不足、國際化水平不高等問題。”國家標準委相關負責人說。
楊建軍認為,為適應新產業發展的新需求,標準化仍有三方面工作需要加強。一要提升有效供給,標準制修訂的“時效性”與新產業發展速度存在差距。二要深化與科技創新的結合。三要提升國際化水平,進一步打破貿易壁壘、推進新產業國際交流合作。
為此,《實施方案》提出了完善高效協同的新產業標準化工作體系、支撐產業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推進新興產業標準體系建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標準研究、開創高水平國際標準化發展新空間等重點任務。專家建議從以下方面著手:
統籌做好頂層設計。做好新興產業、未來產業重點領域標準圖譜的編制工作,加快推進重點產業鏈供應鏈關鍵核心技術和重點融合領域標準制定,加強標準化能力建設、新標準貫標達標、標準化創新案例推廣。
強化與科技創新的聯動。加強標準化研究機構與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促進技術創新與標準創制供需對接,建立并持續維護可轉化為標準的產業科技創新成果庫,促進技術、專利與標準協同發展。
開拓國際發展空間。進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制定新產業國際標準化路線圖,支持企業采用和轉化國際標準,不斷提升我國國際標準提案質量。
產業標準化,企業更受益,新產業標準化工作備受期待。“對戰略性產業來說,標準化不僅能大幅降低前期試錯成本和重復性資源投入,也將強化產業上下游合作、建立生態協同,帶給上下游企業新的機遇。”蘇州智行眾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安宏偉說,“希望國家出臺政策鼓勵并支持民營創新企業參與國家標準的技術研討和制定,給予牽頭或參與標準制定的企業更多支持。”
《 人民日報 》( 2024年01月03日 02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新能源車重塑產業生態
- 人民網北京1月2日電 (黃盛)2023年前三季度GDP增長5.2%,增速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保持領先;2023年1—11月份,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率為4.3%,較2022年同期提高0.5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2%,較2022年同期提高7.3個百分點;2023年1-11月份,太陽能電池、服務機器人、新能源汽車產量分別增長56.2%、22.9%、27.7%,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10.5%,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10.5%、10.6%…… 剛剛過去的2023年,我國經濟總體回升向好,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新質生產力加速形成。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系統部署2024年經濟工作時強調,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特別是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