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專題研討班上重要講話——
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 以高質量發展助力金融強國建設
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
此前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提出,“要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金融強國應當基于強大的經濟基礎,具有領先世界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同時具備一系列關鍵核心金融要素,即:擁有強大的貨幣、強大的中央銀行、強大的金融機構、強大的國際金融中心、強大的金融監管、強大的金融人才隊伍。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聯席院長趙錫軍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金融和經濟密不可分,兩者共生共榮。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是金融運行基礎,構成了金融強國的基礎要素,在邁向金融強國的實踐中將發揮基礎性和關鍵性的作用。
“加快建設金融強國,首先在目標定位上要堅持人民性,堅持金融強國建設要為人民服務,支持實體經濟,要為強國建設提供高質量金融支持。其次,加快建設金融強國需要強大的金融系統工程,以‘強大的金融機構’為例,能抗住風險有擔當,能夠為實體經濟、科技創新提供支撐,能夠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支撐,能夠做好科技金融、綠色金融、養老金融、普惠金融、數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最后,要建設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這是一套系統工程,健全的金融生態體系缺一不可。”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合作研究部主任劉英向人民網記者表示。
如何實現“六個強大”?趙錫軍認為,金融強國要建立在現代化強國的基礎之上,否則金融的發展就成為無根之水,缺乏發展的條件和基礎。當前,我國已從傳統的經濟模式發展到高質量發展模式,需要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六個強大”關鍵核心金融要素與金融高質量發展相吻合,起到明確的目標作用。
“總體來看,建設金融強國是發展目標,不僅要實現金融強還要服務好金融強國建設。”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表示,建設金融強國,需要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在遵循金融發展規律的同時,更適合我國國情,與西方金融模式有本質區別。
圍繞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建設金融強國需要長期努力,久久為功。必須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建立健全科學穩健的金融調控體系、結構合理的金融市場體系、分工協作的金融機構體系、完備有效的金融監管體系、多樣化專業性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礎設施體系。
接受采訪的多位專家表示,“六大體系”涉及金融調控、金融市場、金融機構、金融監管、金融產品和服務、金融基礎設施等方面,互相聯系、互為支撐,描繪出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的宏偉藍圖,是金融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高質量服務的內在要求,也是我國由金融大國邁向金融強國的實踐路徑。
“金融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需要完善金融體系,提高服務效率,用專業化的能力解決問題。當前,在創新驅動下,經濟投融資更強調質量和效率,培育科技創新能力也需要金融提供更好的資源配置,金融體系還要‘熨平’經濟波動帶來的影響。這些都需要從‘六大體系’各方面進行提升。”趙錫軍表示,對金融調控需要給投資者、消費者提供明確預期,減少不確定性;提高產品、監管、機構、市場等金融體系的能力和效率;建設金融基礎設施體系,保證金融基礎設施在任何條件、環境下能安全、高效地運行,為所有金融活動提供最基礎的支撐;把技術成果應用到基礎設施中去,為金融體系運行提供規范環境;提高風險處置能力,能夠高效地應對風險。
“與某些西方金融模式以營利為主要目標的發展方向不同,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需要中國特色金融文化支撐。”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金融核心要素每個國家的金融體系都有,構建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要與中國特色金融文化相結合,做好“利”“義”兩者平衡,金融行為要符合道德規范,符合大局觀,支持國家方針政策,保障金融業自身發展的可持續性,更好地支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實習生楊梓安對此文亦有貢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